有一種深情,點亮時光!
有一種擔當,跨越山川!
在寧夏的脫貧攻堅戰場上,有一支由9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組成的“尖兵”部隊。
為了同一份事業、同一種責任、同一個愿望,他們點對點、一對一,聚焦產業幫扶、民生改善、人才援助,從最需要處著眼,從最擅長處入手,推動中央單位人才、資金、技術向幫扶地區流動、實現共贏,助力寧夏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
在4月26日召開的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座談會上,9家單位與寧夏一道憶往昔、謀未來、話情誼,紛紛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后,將繼續鞏固幫扶實效,拓展幫扶領域,提升幫扶層次,在支持產業發展、培訓培養人才、深化合作共贏方面與寧夏加強合作,繼續攜手做好新階段定點幫扶這篇大文章。
為了同一份事業 擔起同一份責任
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
2012年新一輪定點扶貧,黨中央安排中國航油、中核集團、鐵路總公司(現國鐵集團)、中國商飛、廈門大學、中國建材集團、宋慶齡基金會、華潤集團8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寧夏8個國家級貧困縣。2015年增加國家煙草專賣局幫扶紅寺堡區,實現了9個貧困縣全覆蓋。
這八年,9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定點扶貧各項工作。
這八年,9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堅持自身所能、寧夏所需、群眾所盼,真情實意幫、真金白銀投、真抓實干扶,累計投入11.36億元,幫助寧夏貧困地區辦成了一批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有力促進了幫扶縣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為寧夏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潤集團投入3.85億元建成萬頭草畜一體化肉牛養殖基地,創新實施“基礎母牛銀行”模式,讓“華潤模式”入選“全國企業扶貧50佳案例”。中國航油向鹽池縣87個村級發展互助社注入資金1555萬元,累計為3.2萬貧困人口撬動信貸資金5.3億元,帶動貧困戶增收3.6億元。國鐵集團向原州區投入3500多萬元,援建肉牛養殖園區、扶貧車間、光伏發電站,帶動貧困戶生產“得現金”、務工“掙薪金”、入股“分紅金”、土地流轉“獲租金”。
國家煙草專賣局投入1647萬元,在紅寺堡區建成飛地扶貧肉牛養殖園區,帶動5個貧困村發展村集體經濟25萬元,435戶貧困戶每戶年均收益2萬元以上。中核集團則投入4000萬元建設的中核扶貧產業園,已入駐企業8家,帶動就業近800人,實現產值近3億元。中國商飛通過實施艾草育苗、種植基地、扶貧車間和鎮級農機服務站等項目,打造大飛機示范村,實現了“車間到村頭、崗位到戶頭、增收到人頭”。
國鐵集團構建鐵路網和互聯網“雙網融合”、產運銷一體化消費扶貧體系,銷售原州區農產品5700余萬元。中國建材集團投入2800多萬元,對楊嶺村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人居環境整治,使楊嶺村舊貌換新顏,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廈門大學投入1600多萬元,培訓隆德縣各級干部、教師、醫護人員、企業家、農村“兩個帶頭人”等,并連續4年派出研究生支教團4批22人在隆德縣第四中學支教。宋慶齡基金會投資500萬元援建古城鎮衛生院,向彭陽縣各醫院、衛生院捐贈救護車25輛……
一任接著一任幫、一屆接著一屆扶、一年接著一年干!
2020年11月16日,伴隨著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區9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標志著寧夏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寧夏脫貧攻堅取得的矚目成就,離不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掌舵引航,離不開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寧夏人民的艱苦奮斗,離不開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單位的合力攻堅。廈門大學有幸參與其中,見證了寧夏的歷史巨變。”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感慨。
“我們選派優秀的年輕干部到脫貧一線鍛煉成長,和群眾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與群眾打成一片,見證了楊嶺村如何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更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中國建材集團黨委副書記孫力實說。
“這八年幫扶,我們深刻感受到,黨的堅強領導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根本保障,通力合作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重要經驗。我們深刻感受到,扶貧攻堅要突出特色,扶貧攻堅是共贏。”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賀東風表示。
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滿懷深情,跨越山海,與寧夏干部群眾共同書寫了一首廣為傳唱的時代贊歌。
這份兄弟情、這份同胞義,幫扶縣區的百姓不會忘記,寧夏各族人民更不會忘記!
為了同一個愿望 砥礪奮進新征程
征程未有窮期,奮斗永不止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將繼續把寧夏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把寧夏的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與寧夏兒女攜手一道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杭元祥說,下一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將堅決落實“四個不摘”,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切實為群眾辦實事,繼續強化幫扶力度,更加精準有效地做好產業、教育、醫療、消費等方面需求對接工作,助力彭陽縣在鄉村振興起點激發新活力,創造新成就。
華潤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傳棟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繼續積極探索定點幫扶工作新模式新道路,充分利用華潤集團的渠道優勢和品牌優勢,把“扶貧牛”打造成“市場牛”,把海原希望小鎮打造成紅色美麗村莊,助力海原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后,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將幫扶的重心調整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上,保持幫扶的力度不減、步伐不停,繼續從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加強對紅寺堡區的支持。”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說。
“我們將持續加大鐵路規劃力度,暢通大動脈,打通微循環,積極推進中衛到蘭州高鐵以及包頭到惠農高鐵開工建設,打通群眾和物流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助力寧夏更好地融入高鐵經濟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發改部專員、扶貧辦專職副主任韓樹青表示。
中國核工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敬說,下一步,中核集團將積極對接寧夏“十四五”規劃,繼續發揮核工業全產業鏈優勢,在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九大重點產業發展,特別是新能源產業綜合開發利用等方面加強與寧夏深度合作,共同書寫中央定點扶貧鄉村振興新篇章。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志剛介紹,中航油將積極推進特色產業做強做優做大,高度關注推進鹽池縣的油氣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的融合,繼續推進黨建融合提升治理水平,同時強化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技術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努力開創企業和地方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信心滿滿、斗志昂揚,新的征程已經開啟!(記者 周一青 王溦)